湖北襄阳开展专项检查保障政策落实
厚植企业发展沃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张弛 赵震

湖北省襄阳市纪委监委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定期组织干部走访企业,压紧压实相关部门责任,保障惠企政策落细落实。图为5月21日,该市纪检监察干部联合发改、招商等部门干部走访湖北华海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相关情况。记者 赵震 摄
5月21日,湖北省襄阳市纪委监委联合发改、招商等部门组建11个检查组,分赴全市403个重点项目和企业,利用一周左右时间,集中开展营商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专项监督检查。
“我们聚焦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实地查看项目建设进度,检查是否真开工、真入库,掌握项目计划投资额和实际投资额以及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有关情况。”襄阳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章雪峰介绍,结合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整治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务服务不作为、涉企执法不规范、工作作风不严不实等问题,让企业切实感受到风清气正的良好营商环境。
当日,记者跟随第二检查组来到位于南漳县的湖北华海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记者看到造纸设备快速运转,白色纸张源源不断从中“跃”出,一片热闹景象。
“政策资金是否按时拨付”“手续办理情况”“未开工进度”……对照着监督检查情况表上的条目,第二检查组成员、襄城区发改局干部唐旭辉逐项与企业负责人进行确认,并对相关财务凭证等进行查阅核对。为确保把情况摸清摸透,检查组一行还走访企业新生产线建设工地、车间、运行指挥平台等处,实地掌握建设进度、生产运行和企业用电用工用水用气等情况,听取推进项目建设的意见建议。
不知不觉间,第二检查组组长、市纪委监委驻市中级人民法院纪检监察组组长黄俊鹏的笔记本上已记满了几页纸。“面对面沟通才能心与心交融。扎实细致的走访,不仅能够有效发现问题,还能让企业家感受到‘企业的烦心事也是纪委监委关注的重点’,通过这种方式给予他们更多信心。”黄俊鹏说。
除了运用这种“大脚板”工作方法,襄阳市纪委监委还充分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企业诉求受理系统,突破传统受理模式,汇集电话、网页、移动端APP、线下等多渠道的信息,实现企业诉求24小时提交、部门接单即办、办理时限自动预警;纪检监察机关实时调取数据,对超期未办、办理结果不满意、重复反映等异常情况直接介入督办,形成“诉求直达、责任到人、全程跟踪、闭环管理”的工作模式。目前,平台上线一个月以来,共受理企业诉求989个,办结931个,其余正按期办理中。
据了解,襄阳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2025年计划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84个,总投资3969.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40.7亿元。襄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余世明表示:“我们坚持把政治监督融入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政策举措、重点项目任务落实之中,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以企业诉求办理为切入点,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促进各类监督方式全面贯通、深度融合,以强有力的监督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记者手记 | 把好政策落实好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张弛 赵震
“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中,不少都指向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好政策落实好,才能真正惠及企业、助力企业发展。目前,湖北省襄阳市的惠企政策有“高效办成一件事”、“项目签约6个月内开工、开工2个月内入库”高效落地推进机制、“容缺受理+多部门并联快审”快速审批机制等。襄阳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章雪峰告诉记者,纪检监察机关就是要紧盯各项惠企政策落实情况,压紧压实职能部门责任,以落实政策为支撑,助力企业跑出“加速度”。
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往往藏在项目现场、车间角落。襄阳市樊城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干部常雨晴经常走访辖区企业,她认为看文字材料和面对面交流完全不同,只有到现场才能更直观了解企业遇到的情况。她曾在走访中发现某企业存在超限运输三类证件办证慢、滞车时间长、物流成本高等问题。
常雨晴告诉记者,企业当时仅仅以为是自己的原因,但其中也反映出职能部门履职缺位的问题,这就体现出坚持实地走访的重要意义。最终,区纪委监委督促相关部门立行立改,解决了企业面临的难题,初步计算可以为企业全年节约运费近240万元。
“大脚板”丈量出监督的“人情味”。争当企业的“贴心人”是襄阳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邱政的心得。他在工作中发现,有些企业对于向纪委监委反映问题心存顾虑。比如,有的企业担心反映问题后遭到相关部门的刁难,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有的害怕问题得不到实质性解决,耗费精力却收效甚微;也有的担忧因“多嘴”被贴上“刺头”标签,影响与职能部门后续合作。唯有通过耐心细致走访交流,展现出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决心,才能让企业敞开心扉,掌握营商环境的真实情况。
以干部作风转变带动营商环境优化。对纪委监委监督带来的压力,樊城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陈峰感受颇深。他向记者坦言,纪检监察干部走访企业,对其来讲也是一次考验,督促他们做到规范执法、统一标准和尺度,减少多头检查、反复检查等。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良好的营商环境像个大磁场,哪里营商环境好,机会就在哪里出现,企业就往哪里落。举办多场大型演唱会,串联起体育场、景区、文化旅游休闲街区、夜市等消费场景;在谷城、老河口,两个低空经济产业项目相继签约……优良的营商环境土壤,正不断催生出襄阳高质量发展的“果实”。
中国公众信息网摘编:亓荃鹏 |